linux
socket文件描述符与accept文件描述符区别?
一、socket文件描述符与accept文件描述符区别?
socket()返回套接口描述字(socket file descriptor)。accept()返回对端的套接字,一个新的套接字。
二、linux socket文件的作用?
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族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它是一组接口。在设计模式中,Socket其实就是一个门面模式,它把复杂的TCP/IP协议族隐藏在Socket接口后面,对用户来说,一组简单的接口就是全部,让Socket去组织数据,以符合指定的协议。
三、linux socket默认超时时间?
举例: s=socket(); 设置s为non-blocking; connect(s,..); FD_SET...; rc = select(..., 10s); if (rc == 0) 表示10s超时了。 这个超时的意思是:10s之内,select中所有socket的事件均未产生(如果至少有一个产生,则rc大于0) 注意:这个10s跟connect本身的超时机制完全无关,前者的设置不影响后者。
10s后select的返回,表明10s内connect还没成功,connect可能还在按自己的超时机制(例如慢启动)尝试重连(当然它最终也有个超时)。
至于connect本身的超时是否可以设置,可能各系统不一样。 顺便提醒:connect的socket必须是non-blocking类型,否则,connect会阻塞,也就没必要用select来检测是否连接成功。
另外,那个s要注册到write类型的fd中,即select的第3个参数中。
其他listen,recv什么的,完全类似(但listen,recv本身没有什么超时概念)。
只不过listen的和recv的socket,要注册到read的fd中。
四、linux中文件描述符对应什么?
Linux 中一切皆文件,比如 C++ 源文件、视频文件、Shell脚本、可执行文件等,就连键盘、显示器、鼠标等硬件设备也都是文件。
一个 Linux 进程可以打开成百上千个文件,为了表示和区分已经打开的文件,Linux 会给每个文件分配一个编号(一个 ID),这个编号就是一个整数,被称为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
这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为了让读者容易理解我才这么说。如果你也仅仅理解到这个层面,那不过是浅尝辄止而已,并没有看到文件描述符的本质。
五、查看linux文件描述符占用情况?
在Linux中,可以使用多种方法来查看文件描述符的占用情况。首先,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使用内置的命令lsof。这个命令可以列出当前系统中所有打开的文件和网络连接。通过执行sudo lsof -n命令,可以获取到所有打开的文件描述符。然后,使用awk '{print $2}'命令来提取出进程ID,再通过sort -u命令对结果进行排序并去重,最后使用wc -l命令统计结果的行数,即可得到当前系统中打开的文件句柄数量。另外,还可以通过查看/proc/sys/fs/file-nr文件来获取文件描述符的占用情况。这个文件包含了已分配的文件描述符数量、已分配但尚未使用的文件描述符数量以及系统可用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数量。通过计算已分配的文件描述符数量减去已分配但尚未使用的文件描述符数量,可以得到当前正在使用的文件描述符数量。总的来说,Linux中的文件描述符是用于标识已经打开的文件的系统资源。通过查看文件描述符的占用情况,可以了解系统的资源利用情况和可能存在的资源泄漏问题。
六、linux下socket编程中close()函数?
只要不用close或fclose,不管把这个socket_fd值存到哪里,都可以使用。比如:
int socket_fd = socket(...);
int socket_x = socket_fd;
那么send(socket_x)和send(socket_fd)结果完全一致
七、Linux查看进程打开多少文件描述符命令?
linux系统下查看进程打开文件在/proc下,对应每个进程有一个以进程号命名的目录,该目录下有一个fd目录,该目录下面的每个文件是一个符号连接,其文件名对应该进程占用的一个文件描述符,而连接指向的内容表示文件描述符对应的实际文件,有多少个文件描述符表示该进程打开了多少文件。
另外Linux默认的进程打开文件上限是1024个,可以通过ulimit -n查看。很多系统上限可以通过修改/etc/security/limits.conf文件改变,这个文件有详细的注释,对如何修改做了说明。
如果希望把所有用户的进程打开文件上限改为65536,可以加入下面两行* soft nofile 65535* hard nofile 65535还可以只真对某个用户或某个组做修改,具体方法参见文件注释。
修改后需要重新启动系统才能生效。
八、linux下每个socket会占用多少内存?
net.ipv4.tcp_wmem = 4096 16384 4194304net.ipv4.tcp_rmem = 4096 87380 4194304就是说,每个tcp连接的socket,至少需要8k字节,那么对于8G内存的机器,如果不考虑swap等其他因素,最多支持并发100万个tcpsocket
九、Linux中本机和本机Socket通信会走网卡吗?
旗帜鲜明说观点,本机之间的Socket通信,有可能走网卡,剩下的全部不走网卡。
这是一道路由(IP Routing)题,所以这道题只和IP Routing有关,即TCP/IP协议栈的IP路由有关。
不走网卡的场景
场景1:服务器IP = 127.0.0.1
服务器IP =127.0.0.1,即IP包的目IP=127.0.0.1,那IP包的源IP地址是什么?
IP模块基于目的IP =127.0.0.1,查询路由表发现最佳路由的出口为虚拟接口(127.0.0.1),于是就用它(127.0.0.1)作为源IP,它距离目的地最近。这是操作系统默认行为,如果用户没有明确指定源IP地址,操作系统选择路由出接口(Exiting Interface)的IP地址。
既然IP包已经完成了封装,IP Routing按照路由查询结果进行发送,并进入Sending Queue,IP Routing有一个判断逻辑,如果IP包的目的IP == 本地接口IP,需要将Sending Queue的该IP包移入Receiving Queue,相当于发送线与接收线短接(loopback)。
然后该IP包按照IP路由提交给虚拟接口(127.0.0.1),IP包没有经过网卡。
场景2:服务器IP = 10.1.1.1,IP绑定一个硬件网卡
同上,由于用户没有指定源IP,系统默认使用10.1.1.1作为源IP。该IP包被IP Routing做了收发短接,IP包在IP Routing模块里即发生了收发,IP包不经过网卡。
场景3:服务器IP = 10.1.1.1(一块网卡),客户端10.1.1.2 (同机另一块网卡),开启多接口路由功能
服务器IP =10.1.1.1,即IP包的目IP=10.1.1.1,源IP = 10.1.1.2 (由用户明确指定)。操作系统开启了多个网络接口IP Routing功能,如下图所示:
此时主机是一台路由器,该IP包被IP Routing做了收发短接,IP包在IP Routing模块里即发生了收发,IP包不经过网卡。
走网卡的场景
场景4:服务器IP = 10.1.1.1(一块网卡),客户端10.1.1.2 (同机另一块网卡),关闭多接口路由功能。
这个场景非常容易让人迷惑,之所以容易迷惑,是因为尽管服务器有两块网卡,但是这两块网卡老死不相往来。如果没有其它网络设备的帮助,是无法通信的,因为两块网卡之间的路由功能已经关闭,如下图所示:
目的IP =10.1.1.1,按照正常查询路由表的决策,最优路由(10.1.1.1/32,匹配长度为32bit)的出接口为10.1.1.1接口,那么应该使用10.1.1.1接口的IP= 10.1.1.1作为源IP地址,但是这和客户端指定的IP = 10.1.1.2并不相同,很显然无法满足客户端的需求。
于是,在次优路由里看看是否有满足用户需求的路由条目,值得欣慰的是,确实有这么一条次优路由(10.1.1.0/24,匹配长度为24bit),这条路由对应的出接口为10.1.1.2,系统会使用该接口的IP =10.1.1.2 作为源IP地址,恰好满足客户的需求。
然后这个IP包完成封装,进入Sending Queue,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有同学说,由于IP包的目的IP地址 = 10.1.1.1, 恰好满足上文的判断逻辑,收发短接,同样不会经过网卡,对吗?
不对!
上文说了,这两块网卡是两个平行世界的接口,所以上文的判断逻辑不再适用。在出接口10.1.1.2的平行世界里,本地只有自己一个接口,接口10.1.1.1并不存在。
所以,接下来的一切主机之间的通信,就仿佛是两个主机之间的通信。需要发ARP广播请求对方的MAC地址,ARP通过网卡到达交换机,然后交换机广播ARP,ARP请求到达10.1.1.1。
服务器10.1.1.1发送ARP回复,经过网卡到达交换机,然后再到达主机10.1.1.2。最后两个主机就可以通信了,整个通信过程都会经过网卡。
上文的Routing的开关,在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Services.msc” 设置”Routing and Remote Access”完成,Linux系统应该也有对应的开关配置。
十、linux下的文件描述符一共有多少?
人们常说linux最大有65536个文件描述符,是由于常用linux内核的默认值决定的,实际上是可以通过修改内核突破的。 了解下文件描述符,内核(kernel)利用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来访问文件。文件描述符是非负整数。打开现存文件或新建文件时,内核会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读写文件也需要使用文件描述符来指定待读写的文件。 文件描述符的有效范围是 0 到 OPEN_MAX。一般来说,每个进程最多可以打开 64 个文件(0 — 63)。对于 FreeBSD 5.2.1、Mac OS X 10.3 和 Solaris 9 来说,每个进程最多可以打开文件的多少取决于系统内存的大小,int 的大小,以及系统管理员设定的限制。Linux 2.4.22 强制规定最多不能超过 1,048,576 。
热点信息
-
在Python中,要查看函数的用法,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 使用内置函数help():在Python交互式环境中,可以直接输入help(函数名)来获取函数的帮助文档。例如,...
-
一、java 连接数据库 在当今信息时代,Java 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尤其在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在企业级应用开发还是...
-
一、idea连接mysql数据库 php connect_error) { die("连接失败: " . $conn->connect_error);}echo "成功连接到MySQL数据库!";// 关闭连接$conn->close();?> 二、idea连接mysql数据库连...
-
要在Python中安装modbus-tk库,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确保您已经安装了Python解释器。您可以从Python官方网站(https://www.python.org)下载和安装最新版本...